他用女儿的名字给机器命名

本文转自:中工网

他用女儿的名字给机器命名

原标题:独立研发辣椒除柄机,产品成功抢占全球95%市场,小产业干成了大事业(引题)

他用女儿的名字给机器命名(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嫱

阅读提示

围绕辣椒作物机械化,成功推出适用于不同品种的辣椒除柄机,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始终保持在销售收入的5%以上,实现辣椒除柄、脱帽、清洗、切丝、粉碎全流程自动化。

“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订单量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而璐璐机械近几年产品销量从不足万元跃升到万元。”位于山东省胶州市胶莱工业园一处新建的厂房内,青岛璐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敏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在他身旁,一个高3.7米、长8.5米的“大家伙”正在飞速运转,短短几分钟,25公斤辣椒便被切除得整整齐齐,“过去,这些辣椒需要5个人连续剪除1小时”。

从年第一台样机成型,到如今远销海外,李志敏这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北方农民,在没有任何技术团队、专家帮助的情况下,独立研发出辣椒除柄机,成功抢占全球95%市场,让中国农业机械掌握了话语权,走向农业装备的“金字塔尖”。

6年倾尽所有投入

缘何会专注于辣椒除柄这样一条小众赛道?这要从当地的辣椒产业说起。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青岛胶州,是全国最大的辣椒散货交易中心,产品出口量占全国80%以上,每年由新疆、甘肃等地集中到胶州的辣椒,经过初加工出口到印度、缅甸等国,辣椒产业带来的收益约占当地总收入的70%。

以前,靠着辣椒收购生意,李志敏每年都有30万元以上的收入,日子过得颇为殷实。然而,因为要对所有的辣椒进行除梗除帽等预加工,一个工人每天最多剪除50公斤辣椒,辛辣的气味经常呛得人睁不开眼睛,长时间工作还会导致双手脱皮、肿胀,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少。最终,一次因人手不足导致“交货失败”的经历,让他萌生了研发辣椒除柄机的念头。

“如果实现机械化,不仅可以提高加工效率,还能节约一大笔人工开支。”年,42岁的李志敏拿出万元的全部积蓄,开启了单枪匹马的研发之路。

李志敏在租来的一处民房里买来了钢材、挡板、弹簧等原材料,一边自学机电知识,一边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从一块钢板、一个螺丝开始“组装”。

“我只有小学文化,很多理论数据不会推算,也不会画图纸,只能通过一遍遍的试验论证方案是否可行。”上千次的试验让李志敏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万元的外债,“当初计划半年就能研制成功,没想到用了6年时间”。

年,攻克最后一项技术难关之后,第一台辣椒除柄机研制成功。这台机器一小时可以处理公斤辣椒,相当于名工人连续作业1小时。

抢占全球95%销售份额

很快,李志敏成功研发辣椒除柄机的故事引起了不少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9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