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萨战役爆发,苏联红军机械化部队
著:克雷格·卢瑟译:小小冰人随着与德军的战争日益临近,苏军机械化力量迎来了一场大规模改编,他们正忙着换装坦克和相关装备。要想弄清为何会这样,就有必要简述20世纪20和30年代的苏联军事思想。历史上最大的讽刺之一是,并非德国人,而是苏联人(在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伊谢尔松“三巨头”领导下)率先使用战争的“战役”层级概念,这个层级介于克劳塞维茨定义的战略与战术层级之间。在此过程中,这些高度创新的思想家创造了一个“完全原创的学说”,在被称作“大纵深战役”的概念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简单地说,大纵深战役理论设想使用强大的坦克和摩托化力量(呈纵深梯次配置,与步兵、炮兵协同)迅速突破敌人的防御,尔后向敌主力的深远后方遂行战役机动,以此发展初期胜利。这种思想虽然在当时可以说是全新的,但显然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苏联军事学说明显的进攻定位相一致。杰弗里·罗伯茨评论道:“战略防御概念在当时苏联统帅部的学说领域没有地位可言。”斯大林也致力于发展进攻学说。苏联人设想,未来的任何一场战争,无论外交政策的姿态如何,都会在敌方领土上进行。当然,把大纵深战役从一个概念转化成具体现实的先决条件是建立一支庞大、独立、高效的机械化力量。年,苏联人组建了一个试验性机械化(坦克)旅;到年,他们已拥有4个这样的旅;而到年,这股力量扩充到4个机械化军,外加许多机械化旅、坦克团和坦克营。年,一个苏联坦克军(年的机械化军现在更名为坦克军)编有人、辆坦克和门火炮。到年,红军兵力编成中有5个坦克军。空降兵旅的组建也对大纵深战役的实现起到了促进作用,年6月前,其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加。苏德战争爆发前,大纵深战役的概念虽然没有彻底放弃,但已大幅度修改,甚至被遗忘了一段时间。首先,图哈切夫斯基在年遭到清算。其次,红军在西班牙(—年)、波兰东部(年)和芬兰(—年)的经历使苏联军事领导层相信,独立从事作战行动的大型坦克军并不适合现代战场,而坦克本身也太容易发生机械故障并造成后勤问题。因此,他们年年底决定撤销现有的5个坦克军,以配备少量坦克、规模较小的诸兵种合成部队取而代之。可这个决定很快与德国“闪电战”的现实发生冲突。德国人年和年赢得的戏剧性胜利粉碎了苏联人撤销坦克军时展现出的果断信心。正如戴维·格兰茨指出的那样:“他们惊奇而又敬畏地注视着德国人在波兰的行动。”但真正令他们如梦初醒的是德国国防军年在六周内击败法国这场令人震惊的胜利。年年末和年发表的一系列颇具见地的文章中,苏联人的典型反应是:“天哪,他们采纳了我们的想法,并且有效地实施了这些想法,而我们却走向相反的方向。”目睹了德国人的胜利后,红军领导层不得不采取行动,匆匆重建大股坦克力量编成。年7月,9个新机械化军处于组建过程中。年年初,苏联人着手组建另外20个机械化军。这29个机械化军部分配备新型KV-1重型坦克和T-34中型坦克。从编制上看,每个军辖2个坦克师和1个机械化师,共人、辆坦克(包括辆KV和辆T-34)、门火炮/迫击炮、辆装甲车、辆汽车和辆拖车。虽然苏联人为加快机械化军的组建付出了疯狂的努力,但是到年6月,大多数机械化军的兵员、坦克、装备数量和后勤保障仍然严重不足。例如,部署在西部特别军区的6个机械化军中的5个(也就是面对冯·博克元帅中央集团军群的苏军坦克力量),年3月刚刚组建,实力严重不足(与年7月组建的一个军不同)。这5个机械化军,坦克数量均未超过辆,其中2个军的坦克甚至不到辆。雪上加霜的是,编入这些军(以及辖内坦克师和机械化师)的指战员没有受过相应的训练。通过以下事实可以清楚地看出,这29个机械化军与配备多辆KV和T-34坦克的编制目标相差有多远:德军发动入侵时,红军总共只有辆KV和T-34坦克,其中辆不均匀地分配给西部特别军区的几个机械化军。这些军主要装备较老的BT和T-26轻型坦克,由于期待换装更优秀的KV和T-34,这些轻型坦克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维护。实际上,截至年6月15日,29%的旧型号坦克需要大修,44%需要小修。(上图)T-26轻型坦克从理论上讲,红军年的主力坦克是11吨的T-26轻型坦克和14吨的BT轻型坦克(有数种变款),至少相当于德国的Ⅱ号坦克。红军坦克大多配备45毫米主炮,与德军Ⅲ号坦克类似。另外,T-26和BT坦克的可用数量远远超过它们的德国对手。但德国坦克在一个广泛的无线电通信网内行动,而配备电台的苏军坦克寥寥无几,营级以下部队几乎没有电台,通过信号旗实施指挥控制。因此,迅速应对战场上不断变化的态势对苏联机械化军来说要困难得多。不管怎样,红军这些坦克在“巴巴罗萨”战役爆发时都已过时。战争首日夜间,苏联第10集团军司令员沮丧地报告,他那些过时的T-26坦克“用来打打麻雀还不错”。红军刚刚开始批量列装的新型坦克(KV和T-34)要优秀得多。KV-1是重型坦克,重达48吨,由五名乘员操作,装甲板厚75~毫米,配有一门76毫米主炮。KV-2配备一门毫米榴弹炮,用于粉碎敌人的掩体。但是这些坦克的生产数量很少,因为它们很难制造。另外,它们使用的重型炮弹产量有限。年6月25日,德国发动入侵的第四天,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在他的日记中指出,据报战场上出现了两款俄国人的新坦克。他评论道,其中一款据说重达52吨,配备一门毫米主炮。哈尔德显然对这样一种庞然大物的存在心存怀疑,列举完推定的特性后,他在括号里添了一句“仍存有疑问”。但在远离最高统帅部“指挥桌”的前方主战线上,德国士兵很快就体验到了面对这种坦克时的“震惊和敬畏”,他们的反坦克炮和坦克炮无法有效对付这些坦克。(上图)T-34中型坦克一部电视纪录片中,一位评论员称T-34看上去就像“小孩拿刀子用奶酪做成的某种东西”。这款坦克的设计可能不够优雅,甚至有些粗糙,但它是让苏联实现机械化力量现代化的核心产品。T-34中型坦克重约30吨,由5名车组人员操作,配备一门76毫米高速主炮,装甲厚45~52毫米,车速最高可达到55公里/小时。这款坦克披挂的倾斜装甲的比例高达60%,这个特点具有革命性,显著增强了对平射弹道的反坦克炮弹的防护,这种炮弹往往无法击穿T-34坦克,而是被直接弹飞。T-34使用美国人发明的克里斯蒂悬挂系统,配备超宽的履带和一台功率强劲的柴油发动机,这部引擎具有“极大的功率重量比,赋予俄国战车优越的机动性”。大多数二战历史学家就算没有把T-34评为战争期间各参战国生产的最佳坦克,也把它列为第二或第三名。(上图)KV-1重型坦克与KV重型坦克一样,T-34也令德国侵略者深感震惊,他们缺乏关于这款坦克的情报,尽管他们应该已经掌握了这方面的相关信息。苏联人年8月在哈拉欣河投入T-34对付日军,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德军最高统帅部
上一篇文章: 正常混合1吨的搅拌罐,倒料倒不进去,还剩 下一篇文章: 报废农机别丢这些地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