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水磨分布和粮食加工概况
岷县是西北开发较早地区之一,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境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较多,其中茶埠树扎遗址、葩地坪遗址出土的文物就有加工粮食器物。秦汉时期,县城冶家崖遗址出土的一扇石磨加工的十分精致。
唐代水磨加工已十分普遍,宋代岷州水磨发展,引起文豪张舜民感触,写了《水磨赋》,对岷州水磨的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作了独到吟诵。
“览横河岸浮为渡,磨引溪流水自推”。水磨是一种古老面粉加工机械,是劳动人民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和才能的结晶。水磨又分为川水、山水、天水(季节水)三种,“水磨以水激轮、轮转磨盘、须臾可成,共筛箩亦资水激动,不烦人力,省却了人畜推磨之劳”。
水磨又分为平轮磨和立轮磨两类,一般修建在河渠流水之上,跨渠修木板房1-4间,内置木质轮盘和石磨,利用水的冲力推动轮盘,轮盘带动石磨下扇,将上扇料斗溜出原粮碾磨粉碎,经过水打箩,分离出面粉和麸皮。石磨盘直径约有一米左右,视磨渠水大小,每次安装一轮或两轮,岷县水磨最多有四支轮。清朝康熙时岷州共有川水磨轮,山水磨轮,天水磨20轮,至光绪三十三年,“县城东四渠疏浚,磨坊鳞次,殷殷隆隆,昼夜不辍,四乡皆然,凡磨不下两千。”至民国时又筑修了五渠。现据调查,五条磨渠水磨分布井然,其中一渠依次为:梁家磨、梁张家磨(梁张各一轮)、梁孟家磨(梁孟各一轮)、周家磨、黄家磨、东关口磨(名不详)、南寺巷磨(名不详)、孙家磨;二渠依次为:大台字磨(李贵悟)、马家磨(马梅亭)、雷家磨(四支轮、二、三渠合流),石柱子磨(鲁大昌建);三渠有独轮磨(名不详)、梁家磨等;四渠有梁家磨等。五渠临叠藏河边,时常被大水冲毁,并无磨坊。还有西川王商冰桥湾四支轮,以及各乡村立轮水磨,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约有两千五百坊之多。
水磨的加工能力依水势大小急缓而异,岷县平轮磨每昼夜能磨小麦—市斤,立轮磨每昼夜—市斤。水磨也是国家课税的重要对象,据《岷州志》记载:康熙年间岷州川水磨征银一钱五分,每年共征银一百五十四两九钱五分。山水磨每轮征银一钱二分,每年征银十二两一钱二分。天水磨每轮征银一钱一分五厘,共征银二两三钱。全部共征银一百六十九两三钱七分。
时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各种电力机械磨(钢磨)粉碎机问世,逐步代替了古老水磨,水磨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除部分边远山区还保留部分立轮磨外,川水平轮磨则彻底消失。
“石磨如何仗水冲,旋转上下势相从,枢机一动无停息,扉雪扉霜玉屑重。”这是清代人叶礼对水磨玉屑纷飞的生动描绘。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我亲赴田野乡村进行了大量采访调查,整理成这篇稿子,表示对这一文化遗产的热爱,也供民俗文化爱好者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