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演的战争细节,武器大多冻毁,

我在这里吃雪,祖国的人民就不用吃雪。

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呀。

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达边说话也行。

——《谁是最可爱的人》

年11月,当中国 第九兵团进入 战区之时,气温陡降至零下40度,根据史料记载,那一年的 地区恰逢50年不遇的极寒。

这里人烟稀少、群山环绕、交通闭塞,平均海拔超过了米。这种地形环境虽然能够限制美军机械化部队,便于 打伏击战,但寒冷的天气也给官兵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战士们想方设法将所有能穿到身上的东西都裹上,有的战士用毛巾裹着头,有的战士身披着薄薄的被子。

一位朝鲜人民军联络官看到这样的情景,满脸失望,毫不顾忌站在他身侧的宋时轮,直接道:“这样的部队,非得全军覆没不可。”

图|宋时轮

宋时轮马上纠正他:“我们的部队是有战斗力的!”

这位联络官依旧怀疑:“不要说是和美国人对战,就是山上的土匪,也能赤手空拳将他们给打倒。”

宋时轮当时就火了,甩下了外衣:“你就先打倒我试试,再评一评我们的战斗力。”

宋时轮猛然冲向联络官,瞅准了机会,一拳击中了对方的前胸。

联络官倒退两步,摔倒在了地上。他站起身后对宋时轮心悦诚服道:“从你的身上,我看到了 的战斗力。”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宋时轮雁北抗日,跨江击蒋,他是个直脾气,做事实事求是,有话从来不藏着掖着。他承认咱们 缺衣少粮,但 不能忍受别人说我们毫无战斗力。

一、 要打败严寒,第二才是打败敌人

不久前,宋时轮刚刚在北京面见了毛泽东、周恩来。

毛泽东开门见山:“ 地区位于西线 侧后,要在这里划上一条线,绝不能让“联合国军”跨过这条线。战役要立足于你的兵团独立作战,不要寄希望于增援。德怀同志也没有兵力支援东线。”

毛泽东极其看中 地区作战的地位,宋时轮倍感压力,他明白毛主席的话,东线打得好不好,直接决定全局。

中国 第九兵团有3个军(第20军、第26军、第27军),12个师,总计15万人。“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总计10万人,其中就有被称为“美利坚之剑”的美国海军陆战队 师。

从人数上来看,第九兵团是占优势的。但其他方面,就无法相提并论了。

武器上,美军清一色自动武器,大中小口径的火炮齐全,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兵种的建制齐全,陆海空联合立体作战;而 第九兵团,武器还是解放战争中时期使用的武器,型号种类杂乱,层次不齐,从汉阳造到日本式,还有国民党装备,火炮都是小口径的迫击炮,威力小。最终到达士兵手上的,弹药和手榴弹平均每人只有两个。

后勤上,美军的食品都是铁制罐头食物,有肉有菜有巧克力牛奶,居住在野战帐篷里面,每个人都配发一个鸭绒的睡袋,每个人平均半个月还可以洗一次热水澡。而 第九兵团,吃得炒面、土豆和雪,高粱米极少,困难的时候一个土豆还要两个人吃,睡在野外,每人一床薄棉被,洗澡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注:炒面是我国北方的一种传统食物,并非我们现在所吃的"炒面条"。它的原料是糜子、芸豆、玉米、青稞、甜菜根、小麦、大豆和高粱米,全部炒熟之后再磨成粉,带在身上可以随时食用,不用加热煮熟。

图| 战士战前正在往粮袋里灌炒面

爆发之前,第九兵团的任务是解放台湾,驻地为上海、杭州一带。第九兵团的子弟兵们大多来自于江浙沪皖一带,别说是在高寒地区打仗了,他们连防止冻伤和救治都不太了解。

在前往朝鲜之前,他们是配置了棉衣的,按照华北地区棉衣、棉裤的标准,一身上下,只有一斤半的棉花。当时东北地区棉衣的配置标准是3斤,除此之外还配有皮大衣、皮帽子和大头鞋。

毛泽东曾和宋时轮提到过,防寒装备问题由总参谋部协调解决。

然而朝鲜半岛的形势急剧变化,第九兵团的行动安排全部提前,原定第九兵团于11月3日抵达安东(今丹东),要在东北训练两个月左右再入朝作战的,然而还没等棉衣全部准备好,11月7日,他们已经先后渡过鸭绿江。

所以 战士们面对远比东北地区更加冷酷的寒冬,穿的是薄棉衣,戴的是大盖帽,踩的是翻毛皮鞋。

第九兵团到达沈阳之时,宋时轮特别向东北军区领导汇报防寒装备上的严重困难。东北军区的副司令贺晋年急得直跺脚,紧急将日本投降之后交出来的5万件棉大衣交给了第九兵团,还动员车站的东北干部战士将身上的棉衣全部脱下来扔到车里,但这远远满足不了整个兵团的要求。

而且,因为美军空军的封锁,我军运输线一次次被炸毁,棉衣和食物真正送到 战士手上时已经所剩无几。

图|美军在 中的伙食

老战士刘伯清回忆, 的冷让他终身难忘,战友们的耳朵都被冻硬了,碰到真的会掉下来,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了知觉,除了冷,不会觉得疼。

另一位老战士杨德盛也清楚地记得,当时部队之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 要打败严寒,第二才是打败敌人。

第27军的总结材料,也记录下了当时战士们生存的不易。食物不足,战士们只能居住在野外,战士们的脚、袜子和手都冻得像是雪团一样发白,没有任何血色,非战斗减员已经达到了一半以上。寒冷带来的威胁不仅如此,本就数量不多的武器也失去了作用:手榴弹的拉环被冻住,拉不出来,引信不发火,迫击炮的身管也因为寒冷而收缩,有七成是不能爆炸的。

九兵团战士们,绝大多数 次见到雪山, 次经历这样难捱的寒冬,他们也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牺牲在这皑皑的白雪之中。

二、冰雕连,不止一支

美军南逃路上的 一关就是 ,这座桥跨度8.8米,两端都是悬崖,没有可以绕行的道路。

图|被炸毁的

已经减员万余人的陆战一师集体前往 撤离,他们走走停停,川流不息。

第20军第60师第团1营2连受命在黄草岭上坚守高地,控制美军撤退必经之路上的 ,他们一动不动等着消息。

高地可以清晰地看到 上美军的一举一动,此时的他们正在紧张修复 。

黄草岭气温陡降,下起了大雪,2连士兵出现了大量冻伤。当12月9日清晨发起总攻之时,阵地只传来了零星的枪声。

疑惑的美军小心翼翼爬上阵地,发现2连大部分的士兵已经冻成了冰雕,几名身上中弹的士兵,血液还没有流出来就已经冻成了冰。

12月10日上午, 战友们来到高地清扫战场,战士们对着烈士的遗体泪流不止,60师师长听到这个噩耗之后忍不住嚎啕大哭。

这就是《 》电影之中冰雕连的原型。

然而九兵团的“冰雕连”,不仅仅这一支。

图|美军撤退示意图

年12月上旬,宋时轮接到了27军的报告,立刻致电彭德怀,并报告中央军委,他的电报之中写着:

第27军第81师第团2营5连,全连设伏准备攻歼美第7师第31团,待战斗打响后,该连无一人站起来,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全连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细查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

5连的官兵们的任务是坚守高地,他们在大雪之中埋伏了六天六夜,在第四天的时候就已经断粮。

当美军进入5连的伏击圈内时,5连始终未放一枪。得知消息的2营营长谢德仲怒火中烧,提上枪直接冲上阵地。没想到见到的是烈士们纹丝不动的遗体。

为了不暴露目标,5连战士在冰天雪地之中一动不动,全部冻成了“冰雕”。他们没有等到向敌人发起冲锋的那一刻,牺牲之时,还保持着时刻准备射击的状态。

谢德仲营长因悲愤过度,当场昏死过去。

第20军59师团2营,奉命防守死鹰峰两个山头。

美军的轰炸机出现在珠峰上空,爆炸弹和燃烧弹接连投下,坚守主峰的1营只剩下60多人,全员冻伤,失去战斗力,爬都爬不起来,眼睁睁看着敌人逃走。

当敌人经过2营6连镇守的阵地之时,6连未发一枪一弹。师长戴克林看着地图,气得跳脚,立刻要求打电话给团,吼着要把6连的连长给枪毙了。

然而当他听完团政委胡益的汇报之后,愤怒的表情转为悲恸,忍不住放声大哭。第2营第6连的战士们,全连冻死在了雪地里……

纪录片《冰血 》介绍了冰雕连的一名上海籍烈士宋阿毛,战士们在整理他的遗体时,发现了一封绝笔信,上面写道: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 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图|6连战士宋阿毛的绝笔信

24医院的院长,和医务工作者们夜以继日地抢救着伤员。他在《冰血 》之中哽咽着回忆:零下40度的冷,能冷到什么程度,手摸上铁,皮肤就会粘上去,拿下来就要撕掉一层皮。

战斗结束的那一天,医院一天就接收了多名伤员,截肢的、手指或者脚趾被冻掉得太多了,他们都很年轻,大多只有20多岁,小的只有十几岁。但没有一个人在哭,再痛都没有哭。

不少人说,电影《 》伍万里的原型是冰雕连英雄战士周全弟,那年周全弟才16岁。他和战友穿着薄薄的棉衣和胶鞋,熬了三天三夜之后,在第四天的清晨听到了冲锋的号角。然而他的双手和双脚已经冻伤了,根本不能动,只能看着战友们前赴后继地冲了上去。

图|周全弟

周全弟最终被战友们救了下来,而他所在的连队只活下了他一个人。他的手脚已经完全坏死,医院之时只能紧急进行截肢手术,因为当时的条件有限,医生并没有给他使用麻药。

他说自己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和战友们一起冲上去。

三、不打几个歼灭战,不甘心不回国

12月24日, 占领咸兴和兴南港,东线作战结束,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发动的“圣诞节攻势”,扭转了朝鲜战局。

据统计,中国 在 战役中总计减员 .8万人,其中伤亡约1.9万人,冻伤约2.9万人,冻死多人。其实整个九兵团上下,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冻伤。

有人为冻伤的 战士们不值,甚至侃侃而谈当时后勤的疏忽。其实在那样恶劣的天气之中,即便是吃着丰富的食物,盖着鸭绒被的美军,也一样出现了多人的冻伤,数百人被冻死。

那么我们的 战士们面对这样艰难的战斗条件,心中是否有埋怨呢?

丁公量的一篇回忆录中写道,12月27日, 战役尚未 结束,但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毛主席给宋时轮发来一份电报,提议在战争完全结束后,全兵团回到东北补充新兵,休整两、三个月,宋时轮拿着这份电报和几名指导员开会商量。

20军张翼翔军长感慨, 之战的艰苦远远超过长征,长征没有这么冷,不会饿得这样久。但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入朝作战不打几个大的歼灭战,不甘心,也不过瘾!大家不愿意回国。

宋时轮激动道:“我们部队在解放战争胃口吃大了,对这一仗没有歼灭敌人一个整师,不满意。”

美军第7师第31团——北极熊团,在美军之中有一段特殊的历史,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美国曾出兵干涉并入侵西伯利亚地区,这支部队就曾经参与此战。因其表现 ,时任美国总统的威尔逊授予他们“北极熊团”的称号,并且授予其“北极熊旗”。

战役后,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对记者说:“我们不是撤退,而是换一个方向进攻。”

按照他的说法,“北极熊团”也并没有被歼灭,只是损失了一半。无论他怎么说,“北极熊旗”已经被 缴获,证据确凿,“北极熊团”被歼灭并不夸张。

图|北极熊团旗

就是这样一支在高寒地区身经百战、以加强团的形式出现的队伍,竟然被一支来自中国江南水乡的军队打败。

在电影《 》之中,美军的指挥官一句话说出了他们的绝望和无奈:“这么多中国军队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从天而降吗?”

“从天而降”这个词 不是夸张。在美国纪录片《 战役》之中,参战的美国老兵回忆,中国人民 就像是从阵地四周“变”出来一样。每当双方战斗胶着,都在等待援军之时, 方面的援军总是率先抵达。

这一场战斗让我们知道了, 极度的寒冷让 战士受尽千辛万苦,除此之外,美军手上没有一样东西,会让他们恐惧和退缩。

人的肉体,敌不过枪林弹雨,抵不过饥饿严寒,但忠诚的灵魂已经凝聚成山峦一般的钢铁屏障,永垂不朽。

四、宋时轮上将的三鞠躬

根据宋时轮的女儿宋崇实的介绍,年,金日成首相授予宋时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9月,第九兵团从朝鲜回国。

当宋时轮乘坐的汽车行至鸭绿江边,他突然要求司机停车。

他下车后向 方向默立良久,然后脱帽,深深三鞠躬。

当老将军重新抬起头,他的眼里满是泪水,警卫员见后亦悲伤不已。

宋时轮晚年曾和秘书重提 ,重提那深情的三鞠躬,情难自禁,他问道:“你懂得‘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典故吗?”

秘书回答:“懂得。”

宋时轮饱含深情,断断续续地说:“我要与成全我这个指挥员的将士们告别呀;我把他们带出国抗美援朝,20岁左右的娃娃,他们就留在这里,回不去啦;人心都是肉长的,心是会流血的;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9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