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铁建重工成功登陆科创板背后的基因密码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何文英
星城长沙,世界工程机械之都,铁建重工高端地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雄踞于此,这里的每一座盾构机生产车间堪称“网红打卡地”,成就长沙“盾构之城”。
今年6月22日,铁建重工正式登陆科创板,创造了央企A股分拆上市首例、工程机械行业首家科创板上市、专业设备制造领域募资规模最大等多项资本市场纪录。
铁建重工年创业,从零起步,铸剑14年,成为全球领先的地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隧道掘进装备智能制造新模式产业基地和轨道交通装备大规模定制化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其崛起的基因密码究竟是什么?
“两型三化”定向领航
铁建重工董事长刘飞香表示,坚持“创新型、服务型”企业定位是铁建重工锚定的奋斗目标,创新是铁建重工最为鲜明的特质,服务型制造则是铁建重工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据介绍,公司始终保持两个占比不变,即研发人员占比保持20%以上和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达到5%以上。招股说明书显示,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4.32%,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7.27%。
在服务型制造方面,公司已从单一厂商制造到共同制造,从提供有形的产品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从提供售后服务到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在“两型”发展模式下,公司进一步以“聚力智能化”、“聚力高端化”、“聚力全球化”的“三化”来领航发展。
聚力智能化方面,铁建重工通过自主研发,实现智能凿岩台车的智能感知、自主决策、自主避障、自主导航与人机协作,形成人-机-岩互联互通新模式,聚力打造智能地下工程装备产业化基地。针对极端复杂恶劣环境下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支护难题,铁建重工率先研发TBM智能支护机器人,集围岩识别、钢拱架支护、钢网片、快速喷混于一体的智能作业系统,达到快速、安全、高效、高质量支护,抢占新一代隧道装备智能技术制高点,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推广。
聚力高端化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产品均填补了行业空白。从“开路先锋19号”盾构机一炮打响,到“长春号”TBM挑战欧美品牌,从全球首台煤矿斜井双模式TBM开创矿山建设先河,到敞开式TBM创造独头掘进米世界最长纪录,一路穿江越海过黄河,征战“无人区”。铁建重工针对超恶劣自然环境、超风险地质条件、超常规长大隧道,研发新一代超级地下装备,打造能应对极端工况的绿色智能装备。
聚力全球化方面,目前公司产品已出口到俄罗斯、土耳其、印度、韩国、斯里兰卡、卡塔尔、秘鲁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从填补空白到批量出口的跨越。年,铁建重工一次性出口俄罗斯五台盾构机,这是国产盾构机首次进入欧洲发达国家市场。上百公里的莫斯科地铁二环线工程,“五机并战”打响掘进施工竞赛,以日进尺35米的中国速度“掘胜”零下30摄氏度极寒环境,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全线完工,刷新了莫斯科地铁施工新纪录。
九力:赋能加速的发展引擎
“九力”是铁建重工发展的九种核心竞争能力,即“党建+”的动能转化能力;遵循丛林法则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敢为人先的自主创新能力;敏捷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风险预控能力;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全生命全方位服务能力;“数字化+”转型升级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持续提升“九种核心能力”,是铁建重工实现“两型”“三化”的有力抓手。
在“九力”的践行落实下,公司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国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工信部绿色再制造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61项,连续7届获得中国专利奖。今年6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铁建重工“敞开式掘进机(ZL.5)”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金奖。该专利技术产品成功应用于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掘进机集群工程,粉碎了困扰世界挖掘行业五十多年的“卡机”噩梦。
年以来,铁建重工不断推进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化,陆续出厂超过5台15米级及以上超大直径盾构机,分别用于杭州艮山东路、下沙路隧道工程、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长沙湘雅路过江通道和安徽芜湖过江隧道建设。这些设备的研制和应用,巩固了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了中国高端地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28日,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发布,连续5年位列榜单的铁建重工,首度跻身30强,在同时发布的全球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制造商5强榜单中,铁建重工位列榜首,且企业营业利润率居全球第一。
刘飞香表示,铁建重工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两型三化九力”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成功登陆科创板;未来,这种核心竞争力将持续支撑铁建重工良性发展,奋力打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单,筑梦数字建造、智能建造的星辰大海。
(编辑张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