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节水农业的兵团样本让每一滴水发挥
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价值
——探索节水农业的“兵团样本”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美惠子
七师一二六团六连职工在棉田里进行滴灌作业(资料图片)。孟庆忠摄
推广运用滴灌技术,六师共青团农场冬小麦长势良好(资料图片)。今年,共青团农场种植冬小麦1.93万亩,%实现节水灌溉。樊守成摄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节水器材生产车间一隅(资料图片)。张有军摄
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兵团人在盐碱地里种水稻,使荒滩变成了良田(资料图片)。胡戈绿摄
兵团组建初期,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大多团场分布在沙漠边缘及边境一线。60多年来,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风头水尾”,兵团人把戈壁荒滩变为“大棉田”“大粮仓”和“大果园”。
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兵团投入大量资金,运用先进技术建设节水灌溉设施,根据植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广泛推广节水农业新技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告别了大水漫灌的传统灌溉模式。
从喷灌、涌泉灌、自压微水头软管灌到膜下滴灌,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兵团逐步形成了以科技支撑、技术集成、体系配套、多元投入为主要内容,领先全国的节水灌溉“兵团模式”,在农业省水、省肥、省地、省人工、省机力和增产增效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据兵团水利局统计,目前,兵团以大田滴灌节水技术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达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83%,占比位居全国第一;年节水量超过10亿立方米,相当于一年“省”出喀纳斯湖近五分之一的水量。
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农田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6月15日,一师十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贾海涛在二十连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泵房里检查设备运转情况。
年,十团投资万元,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农田4万多亩。目前,十团16万亩耕地已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儿?十团十五连棉花种植户毛成昌向记者细数田间地头的新变化:“以前地块分散、道路不通,浇地全靠抽水机,既浪费水,地还浇不透。现在机械连片耕作,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省时省力还省水。”
兵团紧扣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近3年投资逾50亿元,建成的项目区呈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新面貌。
如何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推广应用灌溉设施配套、林网建设和水肥一体化、残膜机械回收、秸秆粉碎还田等绿色农业技术,减少了农田水土流失,提高了肥料等的利用率。至年,兵团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4提高到0.58,平均每亩节水约立方米,节水保灌能力明显增强;粮食单产由公斤提高到公斤,皮棉单产由公斤提高到公斤,均居全国领先水平。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平均每亩节本增效元以上。
“我们将通过新建和改造提升,进一步提高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标准,为提升兵团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供坚实基础。”兵团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贵族农业”飞入寻常百姓家——滴灌产品实现本土化生产
“你看,这是我们正在试验的新型锯齿纳米高抗堵滴灌带,与如今种植户普遍使用的滴灌带不同,这种滴灌带流速达每小时1升,可减少支管用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便于中耕机械作业。”5月27日,在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业节水公司”)石河子南区的新型滴灌带试验田里,该公司总工、项目负责人李宝珠一边观察棉苗长势,一边向记者介绍公司正在研究的新项目。
多年以前,滴灌技术还是一项世界领先的节水灌溉技术,但由于设备造价高、技术复杂,不适合大田农业生产,在欧美、以色列等发达国家也仅应用于果树、花卉、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被称为“贵族农业”。
为生产出职工群众用得起、效果好的节水设备,年12月,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控股子公司天业节水公司,专门从事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作为兵团培育的国内节水产品龙头企业,天业节水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攻克了大田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水稻膜下栽培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难关,成为集生产、研发、销售、培训、工程服务和技术输出于一体的一站式节水灌溉供应服务商。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成功走向中亚、非洲的17个国家,节水滴灌成为惠及万千大众的大产业。
“现在,膜下滴灌技术已覆盖兵团40多种大田作物,国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近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天业节水公司研发中心主任苏江介绍,“目前,公司日产滴灌带60余吨。”
本土化节水器材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兵团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天业的滴灌带质量有保证,服务也到位!”八师一四八团十二连职工刘代辉拥有丰富的棉花种植经验,已连续4年使用天业新型锯齿高抗堵滴灌带。刘代辉深知,再好的作物品种、肥料,如果缺少适用的滴灌系统,作物产量和品质也上不去。更换新型滴灌带后,他种植的棉花单产比以前提高了40多公斤。
天业节水公司不断研发新产品,坚持产学研用结合,不断完善配套技术体系,组建了一支支高素质的节水灌溉技术服务队伍。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生产出质量更好、性能更优的节水新产品,不断创新售后服务模式,让广大种植户用得更省心、更放心。”苏江说。
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发挥每一滴水的极限价值
为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兵团始终坚持把严控总量、合理分水、管住用水、强化配水、依法治水摆在重要位置。
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持续深化,六师五家渠市各团场组建了“用水合作社”,把以前“管不好、管不了、管不到位”的水利工程交给职工群众自己管理,连队水管员由职工群众民主选举产生,田间灌溉首部管理员也由职工群众自行推举产生,管理费用由职工群众自行协商解决。
六师共青团农场四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徐基彪说,用水高峰期水量有限,以前都是配水员按照规定配水,职工群众没有参与,难免因为信息不灵、沟通不畅出现矛盾。
为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用水自治的主动性、积极性,年,四连在连队“两委”的牵头下成立了五家渠新隆灌溉水利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全连名职工全部吸收进来,负责连队4个泵站、11口井的运行管护。水站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年度限额用水计划测水配水,确保农田充分灌溉且年度用水总量不超过限定指标。
“需要浇水时,水站的工作人员每浇一次水都会公示,还有专人监督,各项数据公开透明。”四连职工许万秀说,如果遇到需要更换管材等问题,合作社会召集大家开会,民主投票表决。
兵团切实抓好水价改革工作,发挥价格杠杆在水资源总量优化配置、调节用水需求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把用水量细化到用水主体。在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和合理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适当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
兵团水利局规划计划处处长王金梅说:“我们在充分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核定合理的农业用水综合灌溉定额,实行计划用水和累进加价制度,精准计量,发挥好水价的杠杆作用,让职工群众乐享改革红利。”
六师现在实行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在规定定额内节水会有奖励补贴;超过定额水量0.5倍以内,按1.5倍成本水价收取水费,超过定额水量0.5倍到1倍之间的,按2倍成本水价收取水费,超过定额水量1倍以上的,按2.5倍成本水价收取水费。
六师共青团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周国柱说,通过这一改革,职工群众节水意识显著增强,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农业种植成本进一步降低。
增产增效不增水——加快推进智慧灌区建设
既要节水降本,也要增产增效。兵团加快推进智慧灌区建设,推行“干播湿出”等新型节水种植模式,依据墒情和农作物生长规律来定水。
今年以来,棉花“干播湿出”技术即“膜下滴水蓄墒脱盐”棉花种植技术在兵团南疆垦区大面积推广,共有84.5万亩棉田采用了这一技术,用水量只有传统的20%左右,节水效果显著。
按照北疆垦区和以往南疆师团小面积试种数据测算,应用“干播湿出”技术播种棉田,平均每亩可节水立方米,84.5万亩棉田总节水量超过1亿立方米。今年,兵团春灌面积.34万亩,其中,“干播湿出”面积逾六成。
“运用‘干播湿出’技术,棉田出苗率高,还能免除土壤因春灌结块影响棉种发芽破土的困扰。采用此项技术,我对今年棉花获得高产很有信心。”三师四十九团七连职工张晨旭说。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农业成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5月26日上午,八师一四八团八连职工谭洪亮走进自家的棉花地,只见他熟练地打开手机上的智能喷灌监测App,选择“灌溉控制”,轻轻一点,田间的喷头就开始“呲呲”喷水,喝饱了水的棉苗显得更为茁壮。
通过手机,谭洪亮就能及时掌握每个阀门的开启时间和灌水量,从而实现精准施肥。
这得益于一四八团近年推广的智慧农业生态体系。该体系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在农户、专家、灌溉、农资、物流、农机之间建立起高效的联接,可以在生产全程中精准、高效地对农作物进行供水、施肥、施药等。
“我们旨在打造一个面向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综合性服务体系。今年,一四八团计划将智慧农业新技术应用面积扩大到亩。”一四八团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国城说。
《兵团日报》(年6月21日第4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