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龙江第一镰的水稻开始育秧丨今年种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01:月16日,通河县乌鸦泡镇柞树岗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摆钵培育水稻秧苗了。因种植成熟期天的早水稻,这里每年开镰收割会比其他稻作区早一个月左右,得了“龙江第一镰”称号。与以往不同,今年春耕合作社投入了更多大机械唱主角,极大地提升了效率,节省了人力。记者在水稻育秧现场看到:筛土、铺床、摆钵、撒籽、覆土全程机械化,人站在滑板上,摇动手柄,滑板平稳向前,身后留下抹得平整的苗床。一按遥控器,覆土车往返一趟,稻种就盖上一层“被”,覆土松散均匀。“龙江第一镰”掌门人付鹏飞介绍,育秧苗床分为水床、旱床两种,都能应用这种机械。机械化提升了合作社育秧效率,活儿干得很快。今年合作社要种11万亩稻田,往年一进入4月就得开始育苗,否则干不完。今年进入4月中旬才启动,躲开了“倒春寒”,还不耽误5月插秧。“‘龙江第一镰’的水稻在全省插秧最早,开镰也最早。依靠科学种植,早扣棚、早育苗是关键。新米提早上市抢占市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才有保障。”付鹏飞说。在通河镇桦树村,村民孙莲正在筛土,伴随着粉碎机的轰鸣,过完筛子的苗床土蓬松细软,堆得像小山。孙莲说,往年人工筛土,一车土要过好几遍筛子。今年村委会买了这台粉碎机,大伙免费用。一遍全完事,土坷垃都打碎了,一点都不浪费。祥顺镇众禾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也不落后,智能催芽车间内的多吨稻种已经出芽,足够合作社10万亩稻田育秧。喝饱了水的苗床打理得水平如镜,社员们小心翼翼摆下秧盘,就如同伺候襁褓里的婴儿。合作社理事长屈耀明说,合作社共有育秧棚40余栋,每棚俩人就够了,有了机械化助力,育秧进展迅速。近年来,随着调优农业种植结构,通河县万亩生态稻田已经实现全域绿色种植,有机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攀升。北纬45°黄金地带、80厘米厚的优质寒地黑土,以及遍布山林的自涌泉水为通河稻米提供了优质灌溉水源,为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优势,全县年产优质水稻万吨。通河县大机械担当主角,加快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了稻米统一品质形成,从而擦亮了“生态稻米之乡”这张县域“金名片”。来源:哈尔滨新闻网胡建军记者:罗彦坤文/摄/视频拍摄编辑:马云鹏
上一篇文章: 什么是双轴粉碎机及特点 下一篇文章: 你知道机械破碎机有哪些类型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