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的一次抗命,直接引发了中国战争史

前序:

七十二年前这个时候,在以徐州为中心,地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的广大战场上,有八十万国民党军队,六十万共产党军队以及五百万民工,投入了一场规模罕见的大决战。

这是一场决定两党命运的终极决战,经过两个多月的鏖战,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完胜,一举拿下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此后十个月时间,狂飙般席卷整个中国,一个新的国家横空出世。

这是一场震古烁今的大战,其战役规模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堪称奇迹的经典战例。

中国共产党通过二十七年的奋斗,终于实现了问鼎中原的梦想。

这场位列三大战役之首的淮海战役,国民党称之为徐蚌会战。

因为双方兵力悬殊,最终解放军以少胜多,人少的还动不动就包围了这人多的。当然,这种共产党军队独特而擅长的运动战,在这场战役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极具传奇色彩的是,战役之初,国、共两党的领袖都没有想到,这场战役会打到这么大规模,会打出这样的结果。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这场大战的主要提出者、组织者和指挥者,是一个没有上过任何军校、士兵出身的将军,他的名字叫粟裕。

而这场战役的展开,是从粟裕的“抗命”开始的。

因为毛泽东所构想胜利之路,原本是另外一条。

一,粟裕“抗命”:

一九四七年三月,蒋介石调集六十五万大军进攻陕北和山东,毛泽东被迫放弃延安。内战打到这个时候,共产党的根据地被压缩到了极限。

如何扭转严峻的不利局面,是转战中的毛泽东一直在思的考问题。

国民党当时的精锐作战部队,拥有两倍于中共的优势兵力,装备上的差距也是天壤之别。蒋介石的意图是以强势的军事实力速战速决。

“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面对严峻的局面,毛泽东自然不会按对手的节奏出牌。以他看来,国民党每占一个大城市,就相当于背上了一个包袱。共产党则占据广大的农村,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面对国民党军队势在必得的高压进攻,毛泽东反手一剑,刺向国民党要害部位。他一边转战陕北,一边电令中原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华东野战军和陈赓的太岳兵团配合,把战场引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

此举非同小可,极大改变了全国的战场形势。国民党措手不及,急于调动大军对中原野战军围追堵截。而这次战略跃进,成为中国共产党由守转攻战略转折的开始。

虽然刘邓大军在挺近、建立新的根据地时,腹背受敌,付出了巨大代价,12万大军锐减至5万。但其战略地位居功至伟,国民党军队再也不能全力进攻,而不得不处于局部防守的态势。

一年过去,这个战略行动显示出了丰硕而具有决定性的效果。

全国的解放军已经相继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防御,战争节奏大大加快。中原地区已经成了前沿阵地,国民党部署了大量重兵集团,对共产党部署在中原地区的军事集团形成很大威胁。

年1月,随着四平的解放,东北根据地已经逐渐连成了一片,正规军和地方武装兵力已达百万之众。而国民党军队已经被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几个大城市,兵力对比和战场态势以及经济方面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局面。

东北的完全胜利已成定局。毛泽东的思维放在了令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占领锦州、唐山一线,“关门打狗”,全歼东北国民党军的战略构想。

在中原方面,已经东渡黄河,进入河北的毛泽东计划派华东野战军南渡长江,进一步把战场引入长江以南的国民党统治核心地区。

“变中原为华北,变江南为中原”。

恰在此时,刘、邓也致电毛泽东,希望以友军的行动,调动中原野战军当面之敌,以大范围机动作战,吸引中原之敌回援,减轻刘、邓在大别山的压力。

通过军委常委会研究,和与华野电报沟通后形成决议。军委开始计划从华野现有的七个纵队中,分出三个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并相继制定了编制序列及干部组成名单。

东南野战军的番号,军委计划在南下渡江成功后即行公布,并且专门为之印制了新的印章,和“东南流通券”,下拨了大批银元,以备这次战略行动使用。

这时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因参加中央十二月会议恰巧正在杨家沟中共中央驻地。毛泽东找他过来,谈了华野“第二次战略跃进”、渡江南下的考虑。

陈毅表示完全同意军委战略计划。经过商议,定下了以粟裕为东南野战军司令员,率三个纵队南下渡江的战略方案。

1月27日,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的粟裕接到电报,与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等人进行了认真研究。

他们认为,渡江南下作战是个大的战略行动,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比如大量调配干部、有关地图和宣传品、筹措粮草、建立新根据地的有关准备等等,仓促之间很难做好。

粟裕向军委发电,就目前部队状况而言,最好是暂缓过江。军委很快复电表示同意,但明确渡江南下方针没有改变。按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抓紧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

2月份,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艰苦卓绝的刘邓大军转出了大别山,与陈粟和陈谢三军协力,准备打歼灭战。大别山的困难局面已经过去。

3月,华野的陈士榘、唐亮会合陈赓、谢富治的太岳兵团,拿下三省要冲、中原重镇洛阳,全歼邱行湘的青年军师。

4月初,陈毅回到华野司令部所在地濮阳,听到粟裕对南下渡江的看法后,却让他大吃一惊。

孟良崮战役后,粟裕就一直钟情于集中优势兵力,打大的歼灭战。

此次经过近三个月的仔细考虑,他认为南下渡江属于无依托作战,没有根据地,且面临层层截杀,整个过程中势必会损失一半以上部队。况且分兵后,江北的兵力也会大大削弱而面临巨大危险。分兵后两个战场的歼敌困难会无限放大,与其这样,不如集中优势兵力在黄淮地区打大的歼灭战。

陈毅陷入沉思,目前,国民党军在中原地区重兵云集,而在此之前,全国战场的解放军还没有举行过大规模歼灭战的先例,一般都控制在中等规模状态。

在中央军委战略方针定下以前,我们是可以提出自己意见的。但如今已经形成决议,华野司令部已经接受了中央军委的命令,拒绝执行无异于抗命。

但一向光明磊落、没有私心的陈毅,在听取了华东局其他同志意见后,也鼓励粟裕坚持自己的见解,大胆向中央军委陈述自己的意见。

4月18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发去了电报,陈述自己的意见。在此之前,他已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军委提出过暂不过江的提议,虽然已经形成决议,但中央军委依然进行了复议,复议结果:维持不变。

4月22日,中央军委接到了粟裕再一次发出内容更加详尽的电报,看到电报中用了“斗胆直陈”的字样。此举一方面说明了粟裕的自信和决心,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粟裕对自己“抗命”的压力和不安。

电报发出后,粟裕心中一直忐忑不安,再三要求改变毛泽东以及中央军委的决议,无疑是一次以下犯上的挑战。以至于接到中央军委回电时,双手竟有些微微颤抖。

二,城南庄:

军委电报内容并没有责怪和驳斥之意,让陈毅、粟裕二人于4月25日至31日之间,到河北平山县中央工作委员会驻地,开会商议粟裕提出的个人意见及战略构想。

陈、粟二人正在就走后工作做周密安排,中央军委发来电报,就会议地点改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4月27日晚上,陈、粟二人离开濮阳,30日到达阜平县城南庄。

当时的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正在从陕北往西柏坡行进当中,于4月13日与朱德、刘少奇会合与河北平山县,后转往阜平县,准备去苏联会见斯大林,后由于战事吃紧等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因东北问题,毛泽东当时正在生气,对周恩来说:“林彪现在壮得很,手上有一百万军队,经济也超过了对方,胆子却是越来越小,2月份就叫他南下北宁线,两个月了他还是这个态度,要不然请他来军委,我去东北算了。”

原来,尽管毛泽东的指示很明确,坚持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夺取锦州、山海关、唐山一线。虽然一开始电报口气是协商性的,但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而处在一线的林彪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认为,锦州城防工事坚固,又有15万重兵把守。年夏季打四平久攻不下,敌人援兵到来造成被动,林彪刻骨铭心。

再加上大军南下,如果沈阳的二十多万敌精锐部队从侧后出击,华北傅作义再东进出关联合夹击,就会重蹈四平覆辙,甚至有毁灭性危险。

林彪指挥打仗,从来就是把谨慎作为第一信条,除非万不得已,他是轻易不会违背这个原则的。因此,他建议先打长春。

周恩来对南下北宁线有个形象的比喻,打长春是揪尾巴的战法,打不到要害,只能伤其局部。而取锦州是卡脖子的战法,能封住东北大门,从全局看,能解决根本性问题。

从历史角度看,林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0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