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粮食丰收临淄种粮奔向无人时代
风吹麦浪现金黄,农民喜笑夏收忙!6月13日,在临淄区朱台镇宁王南村,种粮大户赵泮华正看着收割机在自家麦地里作业。上百亩的地里只有一台收割机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车。
“预计今年收获得100多万斤。”望着满满一车的小麦,赵泮华喜上眉梢。
正在作业的是朱台农机专业合作社新购买的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合作社理事长杨铖告诉记者,通过提升农机科技水平,全力提高收割速度。“原来一台收割机一天只能收割100亩,新购进的设备一天能够收割150到200亩。收割赵泮华种植的900亩小麦,仅需要5天。”
为全力做好农业机械准备调度工作,临淄区农业农村局在全区实行区域负责制,为农机手、合作社搞好服务,及时发布农机手信息,做好农业机械的合理调度。
在抢收小麦的同时,秸秆还田综合利用也在同步进行。“小麦收获的同时把秸秆粉碎覆盖在麦茬上,在收获小麦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临淄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边明文告诉记者,通过采用覆盖还田的技术模式,小麦秸秆可以给土地遮阴、保墒,等到秋天深耕把秸秆翻到地里,也成为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此,他们制定了《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规定没有安装粉碎还田设备的小麦收获机械一律不允许下田。
除了传统的收割模式,智能化、信息化也为今年“三夏”注入活力。在临淄区由山东理工大学、淄博禾丰种业等共同建设的全省首个生态无人农场里,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麦田智能“吞”麦、精确“吐”粒,让粮食收割奔向“无人时代”。
只见操作人员事先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操作无人收割机进行打点定位,确定无人收割机作业区域;随后在遥控器上设置好无人收割机的作业速率和运行数据,无人收割机便自行开启了“回”字形作业。与此同时,产量传感器测产系统直接将麦子质量数据传到监测中心。
无人驾驶农机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作业精准度,将给农业生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态无人农场团队负责人、法国欧洲科学院兰玉彬院士表示,这次演示的无人驾驶技术属于国内领先,涉及耕种管收全过程,采用天、空、地一体化技术进行全方位信息采集和处理,已经实现了云端农田的边界设置、耕作路线规划等,实现农机直行、转向、倒车等控制,完成了农田里全无人驾驶的第一步。
“农场员工站在树荫底下就可以控制机器。” 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慧敏告诉记者,无人收割机会根据田块、收割进度的变化去调整作业。“新手也很容易远程操控收割机,收割更加精准,也大大解放了人力。机器可以进行24小时作业,更大大提高了效率。”
“智慧农业发展为以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标准化、精准化、精细化的生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果小麦的耕、种、管、收都可以实现无人化。将完全颠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模式,人力将被解放出来,去干更多需要智慧的事情。”对于未来无人驾驶农机的发展,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俊科信心十足。
目前,临淄区三夏麦收工作已全面展开,全区种植小麦面积30万亩,预计479公斤/亩,产量与往年基本持平。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刘磊通讯员孙文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