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鸭技术有哪些
发酵床饲养肉鸭技术是国内正在兴起和提倡的新型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可以将传统水养模式的水污染量降低至几十分之一。目前,肉鸭发酵床饲养模式应用规模已越来越广。(1)发酵床的制作①垫料原料主要有木屑、稻壳、麸皮等,也可用经过粉碎的花生壳、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农作物代替,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腐烂、无异味,不能含有防腐剂、驱虫剂等。最常用的垫料组合有“木屑+稻壳。”“木屑+玉米秸秆”“木屑+花生壳”等,不管哪种组合其木屑占垫料的比例最好不要低于30%,空气湿度高的地区,木屑占垫料的比例可适当高一些。②菌种选择外购菌种的辨别和选择应注意:是选择正规单位制作的菌种;二是菌种包装要规范;三是菌种色味要纯正;四是供菌种单位的信誉、口碑要好。养殖户在选用成品菌种时,一定要多方了解,或与已经使用菌种的养殖户交流,已确认其使用效果。③发酵床垫料制作既可以在鸭舍外场地集中制作,也可用在发酵床内进行,菌种不同,其制作发酵床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先将稻壳或不经粉碎的花生壳、秸秆铺设于发酵床底层,厚度为10cm左右,再将锯木屑铺于发酵床底层素材上,或以锯木屑为主与少量稻壳、玉米皮以及各种农作物秸秆粉掺和,进行适当比例的替换。发酵床垫料总厚度为40cm,水分必须控制在25%左右,即垫料手握成团不能滴水,松开后用手一拍能散开。将预先复活、扩繁的菌种混合物均匀撒在发酵床垫料上,用机械或人工方法将发酵床垫料与菌种混合均匀,翻耙深度20cm左右,表面用锨拍实,上覆塑料薄膜,垫料发酵一般3~5d,气温高则时间短,气温低则时间长。垫料层温度达到30C即可视为发酵床形成。发酵床形成以后可立即进肉鸭饲养:如果发酵床垫料铺成后空置一段时间才饲养肉鸭,必须保证垫料不霉变。肉鸭对霉菌及其毒素的反应特别敏感,如果肉鸭采食发霉的垫料或与发霉的垫料长期接触,常导致霉菌病发生,雏鸭死淘率明显上升。(2)发酵床的管理①湿度管理由于水分的自然挥发,垫料水分含量逐渐降低,垫料过干会出现扬尘,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受阻或者停止,须对垫料补充水分,补水量视季节或空气湿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通常垫料含水量为25%~30%。一般使用喷雾补水,也可结合补菌时补水,水源要求清洁无污染:如果雨季或冬季发现垫料过于潮湿,须及时对垫料进行翻耙,并开窗透气,同时可补充少量干燥垫料吸收过多的水分。②翻挖管理翻耙垫料能将鸭排泄物翻入垫料内部,增加垫料的透气性,促进垫料有氧发酵。另外,肉鸭不仅会抓扒垫料,实的脚掌还会趴紧垫料,因此,日常翻耙垫料对维系有效发酵非常重要。垫料翻耙可采用人力用钉耙翻耙或使用特制的机械翻耙,翻耙深度20cm左右。特制机械翻耙效率高,能很好地解决翻耙费工、费时这一弊病,适于大、中型肉鸭发酵床应用。③补充管理发酵床垫料开始使用以后会被压实而使厚度降低,因此,在垫料制作时厚度要提高20%。饲养肉鸭过程中,锯木屑等垫料物质会因发酵、碳化而逐渐消耗,一般每出栏2~3批肉鸭时,须补充少量垫料,以保证发酵床垫料厚度在40cm左右。新垫料直接铺设在老垫料上,不必混匀,同时添加相应比例的发酵菌剂。④出栏后垫料管理在每个饲养周期结束时,将垫料进行一次翻挖,深度20cm左右,并打散成块的垫料。如上个饲养周期出现较大疫情,在进行翻挖打散的同时,可正常使用高效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间隔至少3d以后,上层补充适量新鲜垫料,同时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菌剂。若未出现疫情,只须补充新鲜垫料,同时结合补菌、补水即可。用塑料薄膜或草垫子覆盖发酵床床面,于舍内进行1次高温发酵,空闲4~5d,检测发酵床床面有无异味,即可重新进鸭。⑤更换管理如明显感到粪尿的降解效果不如以前,舍内臭味较大,即使补充发酵菌剂、翻挖垫料也无法改善这一状况,则有必要进行垫料的清理与更换。若垫料发酵功能正常,垫料就不必清理与更换。
上一篇文章: 各种粪污烘干发酵设备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