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长春市频出新招中工网
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副产品,如何处理好、利用好,是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农业大市,长春市年产秸秆万吨左右。应该如何有效处理并科学利用好秸秆?秋收结束后,长春市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在做好秸秆禁烧的同时,频出“新招”,形成了具有本地特点的秸秆收储运模式,不断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
秸秆打包机紧张开展作业。梁闯摄
秸秆打包机装上“计步器”
13日,榆树市环城乡一台装有远程智能监测设备的秸秆打包机正在进行作业,所经之地地平土碎、秸秆依次成卷整齐摆放。
榆树市在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深翻和秸秆打包的同时,核查工作量大、成本高,补贴面积、农机手工资是否公平等成为了有关农业部门的新问题。如今这些难题全部被远程监测设备迎刃而解,通过智慧信息化监测手段,改变了过去“人工弯腰插钢钎,绕着田头量皮尺”的做法,作业补贴实施更加精准高效,有效避免了降低作业标准、虚报作业面积、套取补贴资金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监测是否存在误差?数据是否有效?相对于购买费用,许多农民更关心使用效果。“农机远程监测技术是通过移动网络实时上传作业数据至云端,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作业轨迹、日作业量及合格率等相关数据分析与统计后自动保存。”榆树市农村能源管理站副站长孙卫东告诉记者,如果出现因信号差等导致数据不准确,农民还可以申请重新核对。
农民点赞秸秆还田技术
秋收后的九台区纪家街道凤财农机合作社的农田里恢复了宁静。随着玉米完成收获,地里只留下了厚厚一层秸秆。眼下,很多农民都忙着将秸秆离田,凤财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张凤财却说:“这些秸秆就留在地里了,明年我们继续采用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
张凤财是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受益者。“我们合作社种了多亩玉米,虽然今年遭受了台风,但总体算下来收成没受什么影响。这种模式保水保墒,秸秆还田后土壤的有机质也增加了。”张凤财与常规种植做了一个对比,由于减少了作业环节和化肥使用量,合作社少用了6万多公斤化肥,仅这一项就节省了15万元。
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九台农民的认可。虽然秋收已经结束,但九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赵丽娜依然很忙碌。“秸秆还田是秸秆肥料化的最佳途径,其腐烂后形成大量的生态有机质。经测算,连续5年实施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可增加20%左右,减少化肥的使用量20%左右。”这几天,她正和同事深入到农户家中,宣传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
据了解,九台区玉米种植面积为万亩,今年秋冬至明年春季,九台区预计落实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面积为70万亩,接近了玉米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秸秆与畜禽粪污华丽变身
“现在已经开始进原料了,前期有一个发酵阶段,发酵20天后进行制肥、包装,成品就可以出来了。”在位于德惠市布海镇义和村的吉林德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有机肥厂里,负责人陈伟和工人们正在为生产做准备。
陈伟说的原料是秸秆与畜禽粪污。这个生物有机肥厂建设项目今年3月初动工建设,目前各车间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即将投产。项目投产后,可大幅度提升德惠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预计每年可处理畜禽粪污30万立方米、玉米秸秆12万立方米;每年可生产10万吨优质有机肥,2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实现产值1亿元。
“秸秆与畜禽粪污按比例混合发酵后,成为有机肥,可以增强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能力,也更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为黑土地注入养分。”德惠市农业高级工程师李芳财介绍,使用有机肥对黑土地的保护很关键。
秸秆离田有了“专业队”
伴随着机械的阵阵轰鸣,农安县大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整套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捡拾打包机重装上阵,干净利落地完成了玉米秸秆粉碎、打包、捡拾等作业环节,散落在田间的秸秆被聚拢成堆,统一运出农田。
这段时间,大洋农机专业合作社一直忙着周边近10个乡镇的秸秆离田,上门帮助农民清理秸秆,走上离田“快车道”。“农民不花一分钱,就能让秸秆离田,既节省了农业生产成本,又解决了明年春耕的难题。打包后的秸秆,将交由热力企业进行燃料化利用。”合作社负责人董计洋说。
为加快秸秆离田,目前大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50套秸秆捡拾打包机一直在紧张作业,每套机器每天可清理亩土地。董计洋说,今年受玉米倒伏影响,导致部分秸秆无法直接利用打包机作业,为此合作社购置了50台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后再进行打包离田。整个作业周期,合作社将至少完成收储运秸秆50万吨。(袁达赵猛佳张欣禹梁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