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意义乐居网
一、玉米生产在农业中的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当前,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农业产业的竞争。为增强玉米的市场竞争力,我国以新品种选育和节本增效生产技术研发为核心,大力提高玉米生产的技术水平,努力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玉米产业带。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到年实现粮食增产万吨,其中玉米万吨,足见玉米生产对保护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
二、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在相当长的时期,我国玉米生产全过程是人工劳作。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玉米的收获,收获过程长,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玉米收获机,按行走方式曾经出现了牵引式、背负式、自走式三种机型,按收获方式经历了分段收获、摘穗收获、摘穗剥皮收获、颗粒直收四种方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一般在25%~35%,甚至更高,收获时不能直接脱粒,所以一般采取分段收获的方法。第一段收获是指摘穗后直接收集带苞皮或剥皮的玉米果穗和秸秆处理;第二段是指将玉米果穗在地里或场上凉晒风干后脱粒。
从耕地、播种、收获三个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来看,收获机械化是玉米生产机械化最薄弱的环节,成了影响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年8月,为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农业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通知》。年11月14日,为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年4月,为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的规范化水平,农业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规范》的通知》。这些文件重点针对制约玉米机械化发展的技术问题,突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对玉米收获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规范。要求各地要以地域性种植行距统一为重点逐步规范玉米种植,探索生产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完善适宜本地区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操作规范,加快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
三、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重要性。玉米收获的季节性强、劳动强度高、作业量大。在玉米收获时,收早了,籽粒灌浆不足降低产量;收晚了,有些品种会倒伏掉穗,赶上阴雨天气,籽粒发生霉变。我国许多地方玉米还与小麦轮作复种,玉米收获后要抢时播种小麦,这就更要求玉米及时完成收获作业。加快发展玉米收获作业机械化,对于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力生产强度,有效解决“抢收抢种”矛盾,取保玉米实现适时收获和小麦及时播种,以实现玉米、小麦生产双丰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第三产业,生产、生活观念和水平的改变,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可见,玉米收获机械化与人工收获相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大量的示范推广实践证明,使用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可节省成本15-40元/亩。人工收获损失率一般为5%,而采用玉米机械化技术收获作业损失小于2%,单产提高15%-20%,可节本增效45-57元/亩。社会效益。一是可节省劳动力。玉米收获是玉米生产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约占种植投入劳动力总量的55%。据测算,一台三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可替代40个以上劳动力。因此,玉米生产实现机械化可大大解放劳动力,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可以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安心在外,减少误工和往返费用,增加收入。二是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机械化技术的应用,缩短了秋收时间。一个劳动力一天至多可收获一亩玉米,而用玉米收获机则可收40亩以上,大大提高了玉米收获效率。生态效益。机械化收获,不仅能一次性完成玉米收割、摘棒、剥皮、集穗、装车,还能同时完成秸秆粉碎还田,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孔隙度增加15%-25%,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0.9%-15.9%,减少化肥施用量,防止土地板结,还可以抗旱保墒,培肥地力。机械化技术可同时,秸秆粉碎还田还可以有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既有效利用了资源,又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发生火灾。
文章来源:临沂日报
优质内容推荐
赤峰下发公告,6月10日后不整改后果严重!正式批复!仁寿32个乡镇(街道)村级建制调整!注意!宜昌这些地方即将停电!最长12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