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门乡秸尽所能变废为宝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
本报讯(记者侯俊豫)时下,正是小麦收获季节,为使秸秆变废为宝,豆门乡积极探索小麦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做实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绿色”文章,走出了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子。
6月5日上午,记者在淮阳区豆门乡楚庄村看到,部分农户的小麦已收割完毕,留下的秸秆一部分直接粉碎后还田,还有一部分被打包成捆整齐堆放在田地里,等待运送秸秆的货车,运往畜牧养殖企业,用于饲料喂养。
“我种了6亩地小麦,收完之后一打电话,秸秆就拉走了,浇水也方便了,播种也方便了,现在种地越来越方便。”农户楚金灵告诉记者。
据了解,淮阳区豆门乡今年小麦种植面积4.4万亩,预计产生秸秆总量约2.2万吨。淮阳区源财废旧物资回收部负责人楚士兵说:“我们是一家小麦、玉米秸秆回收公司,打捆秸秆主要供于养牛场以及发电厂,每亩小麦能出秸秆斤,每吨能卖元,一年净利润能收入二三十万元。秸秆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还能减轻农民种地烦恼,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为保证秸秆各有去处,我乡不仅在夏收前帮种植大户联系收割机进行集中收割,将秸秆粉碎还田,提高秸秆利用率。同时,还积极与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沟通联系,力争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原料化和肥料化,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豆门乡党委书记张长银说。
豆门乡昊德养殖场,是一家肉牛养殖企业,现存栏肉牛多头。养殖场负责人楚士斌告诉记者,小麦秸秆是养牛必需的饲料成分,养殖场近日将收储大量秸秆,预计今年收储小麦秸秆多吨。
“秸秆喂牛可以提高养殖场的效益,牛的粪便上到农田里面,可以较好增加农民种地效益,这样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豆门乡天祥养殖场负责人楚天祥说。
豆门乡党委书记张长银介绍,今年全乡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打捆等有效综合利用率可达98%以上,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