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庄和小岗村
转自:米恐惧症
大家知道现在的农田是怎么灌溉的吗?我们那(河北某农村)还是用这种土渠:
??
每次灌溉前要把这个沟先往深处铲一下,因为毕竟是土做的,刮风下雨都会慢慢被填平。不往深处弄很容易往隔壁家的田里漏水。
然后打开阀门灌水,需要灌溉哪一块的时候就在哪里挖出一个缺口,水充满之后填上缺口,去下一块继续挖继续填。
总之很累,尤其是夏天烈日当头,用不了多久人就会脱水,所以每次去浇地前都要准备一个大水瓶。
有时候运气好,村里排队浇地到你家的时候刚好是大早晨或者傍晚,起码不用被太阳晒。
在这种小农模式下,一块田想要不荒着,必须绑定至少一个成年劳动力。不止需要浇地,还要打农药、上化肥,都只能靠人力。
无人机打农药不是新鲜事了,但在人均一亩地的农村,劳驾不起那么高级的玩意儿。
收割、播种、秸秆粉碎确实实现机械化了,但一到那时候地头就会尤其热闹,因为还是离不开每家田地的主人。
农田的主人不仅需要给机器结账,还需要盯着机器干活细不细致,地翻的深不深,秸秆粉的碎不碎,播种有没有漏行等等。
不盯着他们绝对不会好好干活。
总之中国就是这么神奇,明明有着世界第一的工业生产能力,但农业只能勉强算是半机械化。
其原因也很简单,完全实现机械化的条件土地必须集中。
大包干一家三亩地,把土地切的跟面条一样,当年的旧式大型收割机都进不去,很多年后才有了勉强凑合用的中小型机械。
我们那还是幸运的,起码只用种一根面条。有的农村土地条件有好有坏,分地时为了保证公平,同一户会好地、坏地会各分到一点,村东种完跑到村西接着种,十分膈应人。
机械化另一个条件是要能积累大量的资金。
?滴灌喷灌大家都在电视上见过,确实很好看,省水效果也好。
但问题来了,谁出钱?
收割机、播种机可以私人贷款买,但谁会出钱去给农田做基础建设?
就像你会自己买车,但你会去修路吗?
基建是最费钱,而且不产生回报的。
你想靠分散的小农凑钱?还是指望先富们放血?
这个活只有当年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会干。集体散了,就没人干这个费力不挣钱的活了。
河北晋州周家庄,还保留着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他们至今仍然耕种着大块农田。
?用谷歌地图的话,可以很轻易的找到跟旁边细碎的面条田完全不同画风的周家庄:
周家庄公社集体出资,给农田修了地下暗渠,灌溉时只需要少数几个工人就能操作。
现在周家庄人民公社已经完全实现农业机械化,只需要很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其余大部分投入本地工业建设。
周家庄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几家可观的社办企业,改革开放后又在此基础上,几经调整,关闭、新建,先后建起了阀门厂、彩色胶印厂、建筑公司、纸箱厂等集体企业10多家。
周家庄还投资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奶牛场,养着多头奶牛。年产鲜奶吨,是石家庄地区最大的奶牛场。年均销售收入为万元左右。
?
?截至年,周家庄乡工农业总收入达万元,纯收入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元。同年相比,社员生活水平增长倍。
而年全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元左右。
周家庄的生产队还给村民统一建起了二层楼房,公社内部免费医疗,老人有生产队发放养老金,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学教育完全免费,残障社员也有特殊照顾,保证衣食无忧。
?集体的优势不仅在于资源整合和机械化,还可以增加农民的市场议价权。
分散的小农是没有任何议价能力的,农药化肥多少钱都是零售商说的算。而农药化肥又恰恰是种地成本最大的部分。
但集体采购不一样,可以用招标的形式,让有意向的厂家竞标,价低者得。
?近日,通过晋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周家庄乡10个生产队以89万元的价格成功采购化肥吨,为乡集体节省开支20万元。这也是全市首单农村集体化肥采购项目。(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这在小农经济是不可能实现的,不仅不能议价,还可能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单个农民根本没有识别能力。
集体化是农村的未来,也是是乡村振兴的方向。
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改革其实从年就开始了,迄今为止已经先后进行了4批,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年底各级试点单位就覆盖到全国80%的县。
其中包括分田单干的模范小岗村,也在穷了几十年之后重新搞集体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82.html